雷火电竞app-中国知名电竞赛事平台

搜索

【重慶日報】 “龍”重登場!央視春晚“重慶元素”含量高

2024.02.10 瀏覽量:

2024-02-10-0016.jpg

雜技《躍龍門》演出現(xiàn)場。(受訪者供圖)

   

2月9日晚,中央廣播電視總臺“2024春節(jié)聯(lián)歡晚會”如期而至,46個節(jié)目,涵蓋歌曲、舞蹈、相聲、小品、戲曲、武術、雜技、音樂劇、微電影等各類型,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奉上了一場文化大餐。

本屆春晚“重慶”含量頗高,除了有重慶籍詞人梁芒參與創(chuàng)作的歌曲《龍》《都實現(xiàn)》在央視春晚唱響,重慶籍藝人黃綺珊、李耕耘登臺獻唱外,更有重慶大學藝術學院、武隆民間演唱團隊、重慶雜技藝術團首登春晚,為大家?guī)砭实母栉韬碗s技表演。值得一提的是,2024龍年春晚的舞臺上,還有來自銅梁制作的競技龍在功夫微電影《爭春》中“龍”重登場,這樣的“隱藏款”重慶元素大家發(fā)現(xiàn)了嗎?

重大師生開場舞出精氣神

晚會在開場歌舞《鼓舞龍騰》中拉開序幕,蘇有朋、胡歌、辛芷蕾、楊冪、宋軼等10多位明星藝人登臺獻唱,伴隨著中國大鼓、中國排鼓的演繹,十分提振精氣神。重慶大學為開場節(jié)目領舞,29位演員參與表演。

只見舞者手持龍頭,在不斷翻轉中完成龍的游弋、起伏、翻滾、騰躍、纏絞等動作。恢宏霸氣的鼓樂中,舞者時而匯聚成渾然一體的巨龍形象,時而靈動變換身形,演繹群龍之象。

整支舞蹈沒有完整的龍形道具,卻表現(xiàn)出龍的氣勢,這支名為《手龍人》的舞蹈,以重慶市國家級非遺項目“銅梁龍舞”為創(chuàng)作素材編排而成,是今年央視春晚開場節(jié)目中唯一擁有獨立舞段展示的高校原創(chuàng)舞蹈作品。

為什么叫《手龍人》,節(jié)目編排有什么寓意?

“‘手’取‘守’的諧音,旨在號召更多華夏兒女守護傳統(tǒng)文化技藝,用藝術的形式大力弘揚中華龍文化,傳承中華民族精神,激發(fā)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創(chuàng)造性轉化、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的活力?!敝貞c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。

臺上臺下“隱藏”銅梁龍

功夫表演是央視春晚不可或缺的元素,由袁和平、樊少皇、吳樾和此沙共同帶來的功夫微電影《爭春》中,除了精彩的中國功夫展示外,銅梁制作的紅黃藍3條競技龍和150余條手持小彩龍也在臺上臺下同時亮相,為華夏兒女送去吉祥與祝福。

臺上,競技龍配合表演者游刃有余地展示中國功夫;臺下,一直在觀眾們手里握著的小彩龍,讓龍年的氛圍滿溢。這些小彩龍由銅梁區(qū)圖書館工作人員王波創(chuàng)新制作。眼尖的觀眾會發(fā)現(xiàn),這個龍形玩偶弱化了龍須、龍鱗、龍鰭等元素,轉而用一些小彩球代替,顯得更有親和力,這是王波的創(chuàng)作小巧思。

“接到創(chuàng)作任務時,有人說要不就根據央視春晚吉祥物‘龍辰辰’為創(chuàng)作藍本制作,但糾結之后,我們覺得還是應該堅持銅梁本土龍元素,并融入了川劇元素?!蓖醪ㄕf,接到創(chuàng)作任務后,他和團隊幾經討論多次易稿,用10多天的時間制作完成了樣品供央視春晚導演組審核選用。

幾乎沒有任何意見,王波和團隊創(chuàng)作的小彩龍一下就得到導演組的認可,接下來就是量產。有意思的是,在創(chuàng)作過程中,王波和團隊考慮到制作時長的問題,從一開始就確定了模塊組裝的思路,龍頭采用3D打印技術,其他部位各自縫制組裝。這一思路為他們節(jié)省了制作時間,20天的時間就完成了200條小彩龍的手工制作并交付。

雜技藝術團多彩錦鯉“躍龍門”

鯉魚躍龍門,是千百年來人們對于勇氣、進取和成功的美好期待和祝福。由重慶雜技藝術團24位專業(yè)演員與河南省雜技集團、國家蹦床隊聯(lián)合帶來的雜技演出《躍龍門》,以高超的專業(yè)技術,還原了人們想象中的“鯉魚化龍”“魚躍龍門”場景。

該節(jié)目以傳統(tǒng)雜技“蹦床”為技術展現(xiàn)手段,以龍年題材為切入點,對節(jié)目的命名、表演方式、隊形編排、動作技術、舞美設計、服裝道具等方面進行了創(chuàng)新設計,整個舞臺效果的打造處處洋溢著龍與錦鯉的元素,呈現(xiàn)出喜氣洋洋的氛圍。舞美設計中加入了中華傳統(tǒng)龍圖騰元素,打造了“龍門”形象,龍頭設計靈動傳神。5分多鐘的時間里,演員們分組穿著錦鯉與龍元素的喜慶服飾在蹦床上跳躍、穿梭,猶如一條條“多彩錦鯉”,為全國人民帶來了“鯉魚躍龍門”“年年有余”的新春祝福。

該節(jié)目的部分創(chuàng)作靈感,來源于重慶雜技藝術團原創(chuàng)雜技秀《極限快樂》?!啊稑O限快樂》有一段表演,是演員在搭建的朝天門大橋上翻越、轉圈,央視春晚導演組看到之后于2023年10月發(fā)出演出邀請,并提出是否可以加入‘蹦床’的元素呈現(xiàn)?!敝貞c雜技藝術團技術總監(jiān)李杰透露,自從接到演出邀請之后,演員們就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節(jié)目訓練。

由于是全新創(chuàng)排的節(jié)目,演員們幾乎是從零開始學習、訓練,直至熟練、精湛,只為讓全國觀眾感受重慶雜技藝術的獨特魅力。“重慶雜技藝術團的演員們負責的是‘魚躍’的地面部分,以及轉體1080度和空翻旋兩周的高難度動作,為了呈現(xiàn)出高質量的表演,演員們每天從早練到晚,訓練長達10多個小時?!崩罱苷f。

重慶民歌唱響龍年祝福

“太陽出來啰兒,喜洋洋哦……”在民歌串燒《我的家鄉(xiāng)我的歌》中率先出場的,是來自武隆區(qū)文化館民歌演唱隊的楊興勇、王建華、傅永洪、唐鈴軻(千寶組合)、賓勝5位演唱者,他們演唱的曲目為重慶民歌《太陽出來喜洋洋》。

作為重慶極具代表性的原生態(tài)民歌,《太陽出來喜洋洋》在2007年被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“世界經典民歌”,其曲調清新質樸、悠揚舒展、朗朗上口,歌詞蘊含著勞動人民熱愛家鄉(xiāng)、熱愛勞動,以及對幸福生活的向往。

在央視春晚上演唱的版本,旋律更加明快,節(jié)日的喜慶味道更加濃郁。“演唱中取消了部分‘啰兒’‘啷啷扯’等襯詞,山歌的屬性更加明顯?!辟e勝說,雖然5人團隊中自己和楊興勇曾多次登上中央電視臺的舞臺,但在春晚舞臺演出還是頭一次,在今年1月收到邀請之后,大家認真創(chuàng)編,對演唱的情緒、咬字吐字、聲腔、氣息、表情等各個細節(jié)都摳細做實,只為將最樸實最具地方特色的龍年祝福傳達給每一位觀眾。

“民族的就是世界的!無論是明星藝人們身上穿的漢唐宋明傳統(tǒng)服飾,還是聲聲婉轉頗具韻味的戲曲,都讓人深切感受到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美,并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?!笔忻穹独っ裾f,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已經成為習慣?!敖衲甏和砦枧_上,我還看到了來自本土藝術院團的精彩表演,自豪感更濃了!”


來源:重慶日報